0578-7126685
新闻资讯​
/  NEWS
龙泉青瓷的影响力
来源: | 作者:qingyua | 发布时间: 2020-08-03 | 82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       龙泉青瓷以瓷质细腻,线条明快流畅、造型端庄浑朴、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。"青如玉,明如镜,声如磬"的"瓷器之花"不愧为瓷中之宝,珍奇名贵。唐代诗人陆龟蒙有诗赞曰:九秋风露越窑开,夺得千峰翠色来。
       龙泉青瓷始于五代,盛于南宋,衰于清末,现又复兴,工艺超过宋时,极具典雅、端庄、古朴、青淳之特色。以瓷质细腻、线条明快流畅、造型端庄浑朴、色泽纯洁斑斓著称于世。
       据说,宋代时期浙江龙泉有章姓兄弟二人,各主一窑制瓷。哥窑被列入宋代五大名窑之一。哥哥窑瓷品以紫口铁足、釉裂成纹、幻变见长;釉层饱满丰厚,釉色清灰淡雅,素有"金丝铁线"之美称。特点是"胎薄如纸,釉厚如玉,釉面布满纹片,紫口铁足,胎色灰黑"。瓷器古色古香,庄重典雅,被视为瓷中珍品。《处州府志》称哥窑的白芨碎片"冠绝当时"。
       弟窑的产品胎骨厚实,釉层饱满丰润,釉色青碧柔和,犹如翠玉,代表龙泉瓷正色,最著名的称为"梅子青"。弟窑以晶莹润泽的青釉闻名天下。白胎厚釉、光泽柔和、温润如玉,其有棱线处,微露白痕为"出筋",脚呈红色为"朱砂底",被誉为"青瓷之花"。
南宋中期龙泉窑烧成了著名的粉青釉,器型也更加丰富,尤以鬲式炉、堆塑龙虎盖罐、双耳瓶、八卦炉为典型器。器物胎色灰白,釉质滋润,造型多种多样,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,还仿造官窑的黑胎器物。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,近三尺的大瓶,烧成后不变形。
       明代龙泉窑的生产仍很兴旺,成为景德镇以外较大的窑场。明初的龙泉窑瓷器在制作工艺上与元代基本一致,装饰技法以刻、划花为主。明代龙泉窑瓷器一般胎体厚重,造型雄浑粗犷,在明代瓷器中藏品征集,甄选V信:Ying950467 别具风格。其釉层肥厚,色调虽不如宋代粉青和梅子青那样青翠,却也保持了龙泉窑釉色淡青泛灰、明艳沉着的特色。 明中期后渐衰落。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,产品传世较多,宋元时远销到日本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埃及等国。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,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。